桃園倉庫,桃園倉庫買賣,桃園倉庫出租

目前位置:
  1. 首頁
  2. 不動產知識

591桃園倉庫,桃園倉庫買賣,桃園倉庫出租.買桃園有水電天車廠登,找合法便宜新倉庫資訊.RC中古小坪數倉庫出售租賃,桃園物流倉庫.查詢大桃園便宜物流倉庫價格實價登錄行情,請找591桃園廠房仲介-www.簡振濤.tw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line
第1頁8183最後頁
共948筆/共95頁
豪宅始祖致和園 靠鄰戶老公寓解套都更2025/06/01發佈

比「仁愛帝寶」還要早、全台首個每坪開價站上百萬元的豪宅始祖「致和園」,屋齡逾二十二年、未達都更屋齡門檻三十年,但透過整合周邊三棟屋齡近五十年的無電梯老公寓,仍順利劃定為都更單元,初步規劃興建地上三十一層的豪宅建案。



屋齡僅逾22年



房產業者指出,二○二○年茂德機構總裁張高祥砸逾五十億元吃下該案,因該案屋齡並未達都更重建屋齡三十年的門檻,買下後就一直沒有下文。但根據台北市都市更新審議平台最新資料,該案二○二三年十二月已劃定都更單元,並在今年一月舉辦公展公聽會;進一步對比公展公告,該都更案除致和園外,又整合巷內四棟建物、另有一棟違章建築,其中合法建物三棟屋齡四十八年以上,是沒有電梯的四層公寓。



根據該公展公告,致和園之所以能夠參與都更,主因是符合單元範圍內,三分之一以上建物屋齡三十年以上,加上二分之一以上的建物沒有電梯,以及單元內既有建物的法定車位過少等多種條件,才順利參與都更。



原16層重建成地上31層 幾近翻倍



房市專家何世昌指出,致和園是北市「始祖」等級的豪宅,地段條件堪稱一等一,加上近年仁愛路上新建案供給少,若能成功重建,具備強勢創價的先天優勢;不過,台北市都更審議嚴謹,對於都更公益性要求不低,預期在程序上恐仍有一段路要走。



根據公告規劃設計圖,參與都更的老建物全數拆除改為綠地,而重建要興建大樓集中在致和園所在地,且重建後從原本十六層一舉拉高至三十一層、幾近翻倍。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都更主要目的是希望協助大街廓的老舊建築改建,而該類都更案難免讓房產業界感覺「怪怪的」。



高力國際不動產業主代表服務部董事黃舒衛認為,全新的頂級豪宅因稀缺仍能吸引富豪買單,近幾年來建商直接購買整棟單一產權老建物可說蔚為風潮;除了致和園之外,北市精華區還有幾個「爛尾社區」,包括慶城街的「忠泰花園大廈都更案」、信義安和的「芝麻大廈等都更案」,也都極具話題性,持續有投資人鴨子划水進行整合。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房屋稅2.0」有人被多收5000元?申報倒數最高罰4倍 查核報告詳解稅率差別2025/06/01發佈

「房屋稅2.0」制度自今(2025)年5月起首度開徵,財政部因考量全台仍有數十萬戶雖符合自住條件,卻尚未辦理戶籍遷入,放寬戶籍登記及申報期限至6月2日,未辦理屆時最高恐面臨4倍稅負。然而在5月報稅月倒數之際,網路上流傳聲稱「房屋稅2.0新制上路後,被賴清德(總統)多收了5000元」的訊息,對此,台灣事實查核平台「MyGoPen」發布查證報告。



MyGoPen指出,經查證,雖流傳影片中有關房屋稅新制的稅率描述大致無誤,但並未提到房屋稅屬於地方稅收,反倒是以「賴清德」、「房屋稅」、「國民黨」、「民進黨」作為熱門標籤,容易造成誤解。且該影片的拍攝布景,與2025年4月曾流傳的「全台免洗餐具開始收費」謠言為同一攝影棚,以「房屋稅、賴清德」等關鍵字在TikTok搜索即能發現上傳用戶基本為同一批人,此類傳聞多以聳動標題搭配熱門標籤,以賺取流量,應注意真偽。



房屋稅屬地方稅 單一自住房屋現值「因人而異」



影片聲稱「賴清德多收5000元」,那房屋稅被中央是否多收?MyGoPen表示,據財政部2024年9月19日發布的《國稅與地方稅》一文可知,房屋稅屬於地方稅,徵收多寡與賴清德或中央政府無直接關係,反而跟所在地縣市政府較為相關。至於影片提及「自住房屋」有1.2%、1%的差異,據財政部房屋稅2.0專區的稅制介紹,目前全國單一自住房屋(本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在全國僅持有1戶房屋,供自住且房屋現值在一定金額以下),稅率從 1.2% 調降至 1%;全國3戶以下則維持1.2% 稅率。



MyGoPen指出,因此,傳聞中的自住房屋稅率雖大致無誤,但1.2%跟1%差5000元的說法,則屬於個人經驗,並非一體適用。另外,影片中提到「房屋稅被多收」的情況,主要發生在5月初,雙北地區發生多起自住房屋被列為「非自住」的案件,台北市約有5萬件因房屋稅2.0新制系統設定問題,導致自住房屋所屬地上停車空間,被改以非自住稅率計算;新北市則是因新舊制系統轉換,沒勾稽完整,約有1000件得重寄。



MyGoPen提醒,若對房屋稅有疑慮,可以向地方稅務機關(直轄市稅捐稽徵處、縣市政府稅務局或地方稅務局)查詢。總結來說,網傳影片聲稱賴清德多收房屋稅,源自以聳動標題吸引點閱的自媒體,但事實上,房屋稅屬於地方稅,跟中央政府無直接關聯;再者,影片中有關房屋稅2.0新制稅率的描述雖然大致正確,但房屋稅是否增加,並非普遍適用,網傳影片容易造成誤解。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Q1北市豪宅交易急凍 價量都跌2025/06/01發佈

房市大環境不佳,豪宅市場備受衝擊。據住商機構統計今年第一季台北市七千萬元以上豪宅交易量僅二十九筆,較去年同期大減六十七件,年減百分之六十九點八,房價也有修正,平均單價一百二十七萬元,年減百分之六點三。



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分析,儘管豪宅市場與一般住宅市場脫鉤,但房市大環境不佳亦影響高資產族群置產意願,且央行持續對高總價住宅限貸,加上國際政經局勢不穩,都讓台北市豪宅市場呈現疲弱態勢。



進一步觀察第一季台北市各行政區交易量,傳統豪宅熱區信義區、大安區均年減六成以上,大安區更從去年三十三件交易下滑到十一件,年減百分之六十六點七,中山區為全市跌幅最大行政區,去年首季交易量十九件,今年僅剩一件,年減幅高達百分之九十四點七。



大安區雖維持全市豪宅交易量冠軍,但成交件數大不如前,高總價市場信心逐步降溫,尤其北市在地資產族群對金融局勢起落更為敏感,研判是面對市場信心不足,令此類客群將金流轉向更穩定的其他置產工具。



住展雜誌企研室總監暨發言人陳炳辰表示,豪宅不見得與房市熱潮同步,不過房市偏空,資產族群也會思考這類高價產品在置產面效益不明確,加上持有成本稅率高,交易貸款條件不佳,還有私法人許可制的約束,都局限其發展,讓今年第一季豪宅市場明顯降溫。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專家:2026下半年房市才會由弱轉強2025/06/01發佈
吉家網不動產董事長李同榮認為,這波台幣升值、湧進的熱錢對轉空頭的台灣房地產沒有幫助。(陳宏銘攝)

台幣升值熱錢進來台灣,短期為了讓資金活絡、流動性增加,會進行投資。吉家網不動產董事長李同榮表示,「投資房市,短期不容易完成進出,所以初期大部分都會流入股市。」外資流入到底會不會炒熱股市、外溢到房市?這要看市場是不是處於多頭行情,多頭下熱錢比較容易推升股市、房市,但這波台幣升值,房地產正處空頭,短期熱錢沒有推升效果。



李同榮分析過去台幣有三次幅度較大的升值,正好可做為這波台幣升值,股市、房產熱錢趨勢借鏡。第一次大升值是在1985到1990年,台幣從39.85元升到差不多到26.89元,升值了32.5%,那時,經濟成長都在8%以上,正是股市跟房市都在多頭的時候,600多點的股市瘋漲到12682的高點;房地產5、6年一口氣漲了4倍。台北市平均房價每坪由原本的5萬元搖身到20萬元。



第二次大升值是2002年到2011年階段,台幣對美元從34.56元升至29.46元,漲幅沒前一次高、但還是來到14.75%,當時房地產、股市也處於多頭,自然帶來了一波房地產的翻倍漲。股市碰到金融海嘯,大跌後反彈,由5575點漲到9039點;房地產最後翻漲1.39倍,台北市23萬元的每坪平均房價漲到了55萬元。房市、股市多頭,台幣升值具有推升力道,但是升值幅度到一定的程度,便會產生經濟衰弱、不利出口。


資料提供:吉家網不動產

第三次大升值從2016年到2022年間,台幣由33.83元飆到27.69元兌換1美元,升值幅度為18.14%。股市由8315點漲到14170點,但很不巧,此時,房地產剛好是空頭,反而是先跌了兩年半,到2018年房地產再起,然後2022年房地產都還不錯。台北市房價從每坪平均55.97萬漲到了68.43萬元,漲幅22.3%。



可以看出台幣升值,對於房地產的資金動能來講,處於多頭是有產生推動作用,但在空頭時,短期有一種興奮的效果,但是長線來講也是不利的。那這次台幣的升值,外資進來對股市,還是有不錯的資金行情。只是,李同榮認為,2023年經濟其實就下跌了,房地產應該要往下修正,但剛好碰上政府推出新青安所以又漲一波。



現在房地產從去年第四季就已經結束多頭了,今年第一季開始轉空,第二季會有明顯下滑、第三季將會進入一個比較大的跌幅。台北市房價預估會有5%到7%的修正跌幅、台灣其他地區則是10-15%下滑,這波熱錢,李同榮說:「從房市景氣循環來看,2026年下半年才會由弱轉強。」


資料提供:吉家網不動產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嚴控房貸 銀行轉推多元商品 降衝擊2025/05/28發佈

市場預期今年房市急凍趨勢,及因應央行降低銀行不動產集中度的目標,公股銀行表示除力推首購貸款,仍嚴控其他房貸案,但基於穩定業績來源,轉向積極推動房貸壽險、財富管理、理財型或消費性貸款,以降低衝擊。



公股銀高層分析,長期以來的房貸政策就是以「無自用住宅首購民眾」為優先承作對象,且配合政府政策,去年逐步控管不動產貸款集中度,業績勢必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因此推出各類多元化的商品補強,整體來說,即不盲目擴張房貸,調整為穩定發展、微幅成長。



華南銀行今年個人授信業務,持續深耕首購族暨合理承作分戶貸款,並提升房貸承作利率,另爭取房貸客群的其他業務需求,如房貸壽險及財管,全面提升客戶持有銀行的產品數;彰化銀行房貸以自住優質客群及擔保品座落地點優質的案件為優先承作對象,辦理各項政策性房貸業務。



彰銀去年房貸壽險投保率達30.8%,平均投保金額由2022年550萬提升至692萬元,平均投保年齡為38歲,35歲~45歲占比40%最高,推展房貸壽險觀念成效與日俱增。統計近六年總理賠金額4.35億元,成功幫助超過百個家庭,透過房貸壽險理賠金優先清償房貸。



華銀統計今年以來,房貸壽險客群男女投保比率各半,平均年齡約40歲,平均受理保費約30萬元、平均保額600萬元~700萬元,約涵蓋房貸比重近四分之一。



上海商銀主管分析,今年房貸策略朝家庭金融規劃發展,使單純房貸業務延伸變成家庭金融理財規劃,且為提高資金用途為投資周轉的貸款比重,包括個人股票設質融資、外幣存單質借、固定收益證券融資及農地貸款等各項業務。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打炒房發酵+川普關稅政策衝擊 今年買賣移轉棟數恐低於30萬2025/05/28發佈

川普2.0衝擊金融市場,間接也打到房市、買氣急凍。公股銀行強調,今年政府打炒房持續發酵,銀行嚴控不動產集中度未停步,第一季買賣移轉棟數僅6萬3,101棟,接著4月~5月又遇川普關稅政策發威,股、債、匯市波動劇烈,連帶拖累房市買氣將和氣候反向,沒有最冷、只有更冷。在不確定性未除下,預估今年恐難突破30萬棟,將是繼2018年的27.79萬棟後,再見「2字頭」。



公股銀高層分析,民眾購屋轉趨觀望,今年房市交易量將續降溫,但房價修正幅度,蛋黃區與蛋白區的走勢會更為分歧。



公股銀主管表示,去年房屋買賣移轉棟數達到35.05萬棟、創2013年以來新高後,面對今年金融市場上演大怒神,想買房民眾更重視「口袋深度」,隨著信心明顯下滑,預料4月應是急凍的剛開始,接下來將跟天氣反向、愈來愈冷。



觀察近幾年房屋買賣移轉棟數,2019年起穩定站在30萬棟之上,2023年因開始打炒房,稍微降至30萬6,971棟,隨著新青安同年8月上路引爆首購買屋潮,2024年一舉攀35.05萬棟高峰。但公股銀指出,政府宣示新青安利率補貼至2026年7月底後落日不再補貼,即補貼期僅剩一年多之後,對愈晚買的民眾,補貼誘因愈來愈少。



根據中央銀行公布的4月五大銀行新承做房貸中,新青安占比約37.35%,創今年以來低點,預計隨利率補貼倒數計時,比重將再降低;加上央行祭出第七波信用管制,並持續道德勸說加金檢,降低銀行不動產集中度,其中以加強專案檢查列為今年重點,讓銀行今年房貸業務更保守,利率也有逐漸攀高趨勢。



公股銀高層觀察,民眾購屋態度轉趨觀望,預計今年房市交易量續降溫,但房價修正幅度部份,整體雖應朝向小幅修正,但蛋黃區與蛋白區預料更為分歧。



第一銀行稱,因土地及營建成本居高,建商讓利空間有限,各區域走勢分歧或轉趨明顯,估整體房市將呈現量縮、價高檔震盪格局。



土地銀行分析,現有房市政策、信用管制未放寬,加上各銀行房貸水位短期內難降,房市供需雙方均偏保守,加上美國關稅政策衝擊金融市場表現、震盪加大,加深經濟不確定性,預料房市交易量能大幅復甦的機率極低。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房地合一2.0、央行選擇性信用管制 持有五年內交易16季新低2025/05/28發佈

房地合一稅發威,財政部內部最新統計,去年第四季適用房地合一稅35%和45%稅率、即持有時間五年內的交易案件不到9千件,連三季下降,創下房地合一2.0上路來16季最低水準,顯示不動產短期炒作交易明顯降溫。



財政部表示,去年第四季房地合一稅件數合計26,516件,換算五年內交易案件的占比33.6%,是房地合一2.0上路以來首度跌破4成,分析原因是新青安精進措施和央行選擇性信用管制抑制房市買氣,短線投機交易因而大幅減少。



相關人士說明,例如先前有人貸款新青安後,運用五年寬限期,每個月只要付利息,之後再高價賣房賺價差,雖然短期交易稅率高達35%至45%,由於成本低廉,且投機客仍有利可圖,不少人仍是短進短出賺價差。



但新青安改為一生限貸一次後,加上銀行也嚴審房貸,央行選擇性信用管制更使得買方意願轉為保守、不願追高,房市已漸從賣方市場再回到買方市場,投機客獲利壓縮下,考慮高稅率會進一步侵蝕收益,侵向延長持有期。例如不少投機客目前是採出租的方式,邊租邊賣,一方面延長持有期間來降稅,同時有較多時間可以和買家磨價錢。



若觀察財政部全年統計,房地合一2.0上路後,2011年下半年適用35%上以上稅率的五年內交易合計占48%,2022年降至45%、2023年再降至40.5%、2024年則為38.6%,顯示相關稅制對減少短期交易確有一定效果。



財政部觀察,近幾年持有房屋五到十年交易、適用20%稅率的比重有逐年上揚之勢,也就是多數房屋交易者是持有五到十年期間再出售,這較符合一般人換屋規劃,該區間交易案占比從房地合一2.0上路時的22.8%一路增至36.13%。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購屋意願跌至新低 43%民眾不會購屋「這產品」首當其衝2025/05/28發佈

4月初的川普關稅之亂重創全球經濟,台股更是在股匯夾殺下劇烈震盪,民心動盪,影響所及於各產業,房地產業更是一片慘澹,不動產業者進行網路民調發現,有77.6%民眾購屋意願受影響,46.3%民眾認為政府應部分放寬第七波信用管制。

中華民國不動產仲介經紀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5進行網路民調結果顯示,77.6%民眾認為近期關稅事件對購屋意願有影響,民眾購屋意願跌至新低,不確定是否購屋升高近2成,其中31~40歲的民眾有32.1%認為購屋意願有明顯影響。

對於2025年房價變動部分,37.4%認為房價會再上升5%以上;28.5%認為房價持平;29.7%認為房價將下降5%以上。有46.3%民眾認為應全部或部份調整放寬解除信用管制(如限貸令、寬限期);23.6%認為應維持不變。

另外也有高達40.7%認為今年下半年物價將上漲1%-3%;29.4%認為物價將上漲3%以上。

房仲全聯會理事長王瑞祺表示,時序進入第2季,關稅影響將從訊息面轉為實質面,調查結果顯示有77.6%購屋轉為觀望,其中31~40歲的購屋主力,更有高達3成認為影響明顯,駐足觀望,可預見中古屋市場交易量將大幅萎縮,對房仲業從業人員的生計產生重大影響,會員店數可能也會下降。



但市場上自住型首購及換屋的剛性需求仍然存在,有46.3%民眾認為應放寬部分限制,緩解管制、降低貸款的購屋門檻。多數民意認為應因應時勢變化,將政策做彈性調整。王瑞祺表示,經濟風暴即將來襲,房地產這項內需型產業,更應該在此時強化抗衡能力,才能降低關稅及股匯變化等經濟衝擊。

房仲全聯會智庫委員會總會長林金雄則表示,除了股匯風險大增之外,物價更是蠢蠢欲動,經濟部本就原擬在今年調漲電價,而今關稅壁壘擴大,未來物價變動引起通貨膨脹的隱憂大增。房地產及黃金向來是抗通膨最佳避險利器,建議政府應放寬信用管制,引導長期資金進入房地產,守護民眾資產。

另觀察2024/7至2025/5民眾購屋意願數據,購屋意願在2025年2月出現回升,卻在5月又出現死亡交叉,願意購屋比例下跌至38.5%的新低,不會購屋比例上升至43%,購屋猶豫比例也攀升至18.5%新高點。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首季房貸貸款成數創近20季新低 平均核貸不到8成2025/05/28發佈

有購屋民眾反映,近期不僅房屋貸款利率高,貸款成數也變低。多屋族顏先生表示,雖然不是首購族,但他購買1個近20坪的電梯大樓物件,總價近2000萬元,原先預期可貸5到6成,沒想到最後銀行核貸不到5成,使得他只能臨時提高自備款。



房市專欄作家顏博志說:「還好我之前有把我其它的房子賣掉,手上還多少有點現金,趕快把貸款成數1成的缺口補上去,不然這一次老實說,可能就真的滿危險的。」



根據聯徵中心資料顯示,在央行第7波信用管制前後,房貸也出現變化。去(2024)年第二季,平均授信額度還有千萬,今年第一季跌破千萬,只有976.2萬元;核貸成數從73.45%降到只有71.82%;平均貸款利率從2.20%拉高到2.36%。



房市專家表示,目前房貸已經從申貸客市場轉向銀行市場,呼籲購屋民眾做好資產風險管控。



房市專家何世昌建議,「民眾如果在簽約的時候,最好把交屋時間拉長一點,或者是增加一個解約條款就是說,如果房貸成數不如預期,不到幾成的時候可以無條件解約,這樣比較能夠保障買方的權益。」



房仲公會全聯會指出,有7成7的民眾購屋意願受影響;有4成6的民眾認為政府應該部分放寬第7波信用管制。



Ours都市改革組織秘書長彭揚凱分析,「現在比較有點叫做說量縮價未跌,從這個角度來看,其實就是我們高房價問題也沒有在這一波裡面,有一個比較有效的緩解,所以我看不到有任何退場理由。」



民間團體認為,央行信用管制措施已經趕走投資客,但預期不會影響首購族貸款;呼籲聯徵中心區分授信標的,是首購、換屋還是多屋族,才能避免管控措施濫殺無辜。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房仲公會調查:民眾盼放寬信用管制2025/05/28發佈

4月初美國宣布實施對等關稅,造成台灣股、匯市劇烈震盪,拖累房市一片慘澹。根據房仲公會全聯會調查顯示,有77.6%民眾購屋意願受影響,購屋意願在2月出現回升後又跌至新低;另有46.3%民眾認為政府應部分放寬第七波信用管制。



房仲公會全聯會理事長王瑞祺認為,政府更應在此時強化抗衡能力,才能降低關稅及股匯變化等經濟衝擊,第二季關稅影響將從訊息面轉為實質面,多數民眾購屋轉為觀望,其中又以31~40歲的購屋主力受到影響更為明顯,可預見中古屋市場交易量將大幅萎縮,對房仲業從業人員的生計產生重大影響,房仲店數可能也會下降。但市場上自住型首購及換屋的剛性需求仍然存在,有46.3%民眾認為應放寬部分限制,緩解管制、降低貸款的購屋門檻。多數民意認為應因應時勢變化,將政策做彈性調整。



王瑞祺表示,經濟風暴即將來襲,房地產這項內需型產業,更應在此時強化抗衡能力,才能降低關稅及股匯變化等經濟衝擊。



調查並顯示,37.4%民眾認為房價會再上升5%以上,28.5%認為房價持平,29.7%認為房價將下降5%以上。對於物價部分,40.7%認為今年下半年物價將上漲1%~3%,29.4%認為物價將上漲3%以上,顯示民眾普遍對於物價在通膨壓力下抱持上漲預期,但對於房價看法多空則較為分歧。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第1頁8183最後頁
共948筆/共95頁
聯絡資訊
地址:桃園市桃園區正光二街139號
網站QR Code
http://www.簡振濤.tw-Web-QR-Code
網站資訊
瀏覽人數:39,854
房仲登入:登入
免責聲明:House-Info房屋網平台系統為租用式開放房屋買賣網站建置平台,僅提供會員查詢-桃園倉庫,桃園倉庫買賣,桃園倉庫出租-等房屋資訊參考,並不涉入任何諮詢、交易。 物件(服務)聯絡人公佈的資訊、文字、照片、圖形、產權、廣告內容、或其他資料若有不實或違法情事,或與客戶聯絡交易過程中若衍生民事或刑事等法律問題,皆與House-Info房屋網站無關,所有商標、文章、名稱等版權,皆歸屬原著作者所有!